党课:从“三封家书”中品读信仰的力量

党课:从“三封家书”中品读信仰的力量
    (视频片段)相信大家对这个电影片段并不陌生,这就是电影《红河谷》其中的一节片段,影片以20世纪初的中国西藏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汉藏儿女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和并肩抗战的英雄传奇故事。由于战争,一切本该属于这里的宁静,被那来自西方所谓的“文明”侵蚀,但电影里的女主人公丹珠傲然挺胸宣告着,西藏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骄傲如女神,在敌人面前放声歌唱,引起所有藏民们的回和。他们不管西方文明是否走在世界的最前头,是否是最先进的文明,他们只知道,这片土地,是他们的文明,有他们的信仰。藏民们对信仰的坚守,他们的信仰让人震撼又感动,触动人的心灵,这是藏族人的信仰,烧香拜佛、藏民朝拜、人逝天葬,哪怕藏民们每天喝着青稞酒、酥油茶,吃着糌粑,他们依然感觉过得很幸福,这些都是因为信仰的力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需要信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生活中需要信仰。所以今天按照计划安排,我想围绕“信仰”这一话题与大家聊一聊。说到信仰,我想到央视热播节目《信?中国》,节目以“信”为载体,从2000多封历史书信中选取了50多位共产党人写给亲人友人的书信,并通过一位位“信使”的真情展读,讲述了50多个不为人知的红色感人故事,每一个故事传递的都是“信仰、信念、信守、自信”的内核,都充满了“发现、感动、震撼、振奋”的力量。
    “人无信仰不立,党无信仰不存”,那什么是共产党人的信仰呢?当红军战士高喊着“为了苏维埃”冲向敌人的枪林弹雨时,“苏维埃”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八路军战士从狼牙山纵身跳下数十丈的悬崖时,民族解放就是他们的信仰;当解放军战士高呼着“为了新中国,前进”和敌人的碉堡同归于尽时,“新中国”就是他们的信仰;当开国大典上,一张张面孔凝望着缓缓升起的国旗热泪盈眶时,“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信仰;那么问下大家,你心中的信仰又是什么?信仰就是在经历种种悲剧与辛酸苦辣的时候,仍然让人觉得生活还可以忍受的那股力量。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今天我从五十多封信中甄选了三封家信,在这里与大家一起品读分享,共同感受信仰的力量,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开启信件。
    第一封信:黄继光写给母亲邓芳芝的一封信。(音频播放)
    母亲大人:
    男于阳历十月二十六日接到来信,知道家中都很安康,目前虽有少些困难,请母亲不要忧愁,想咱在前封建地主压迫下,过着牛马奴隶生活,现在虽有少些困难,是能够渡过去的,要知道咱们英明共产党,伟大领袖毛主席正确领导下,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为了全祖国家中人等幸福日子,男有决心在战斗中为人民服务,不立功不下战场。最后请母亲大人及全家人等保重身体,并请回信一封,把当地情况土改没有及家中哥哥嫂嫂生产比前好吗?
    黄继光,玉体安康
    1952年4月29日战斗中
    这是黄继光在牺牲的前六个月,在战斗的间歇写的一封信。信中那句“现在为了祖国人民,需要站在光荣战斗最前面”,“不立功不下战场”,听完让人荡气回肠,无比敬畏。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上甘岭战役打响,美军对志愿军两个连约3.7平方公里的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水平。10月19日,战况空前紧张,如不能尽快消灭敌中心火力点,将贻误整个战机。关键时刻,一位志愿军战士挺身担负爆破任务,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堵住了敌军正密集喷射的枪眼。待遗体被找到时,胸口已被打出了一个蜂窝煤大的血洞,壮烈捐躯,年仅21岁。这位战士就是我们的特级英雄黄继光。黄继光牺牲后,被追记特等功,虽然立了功,却没能走下战场。
    黄继光的家信告诉我们: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仰。
    在那个波澜壮阔的岁月,黄继光选择了最昂扬向上,却也最艰难坎坷的征途。当你风华正茂时,把青春安放在了哪里?平时在与大家聊天时,我们有一些同志感到,理想信念是空的、虚的;有的说这年头还讲什么信仰,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工作中,有的党员喊响“看我的,跟我来”,而有的则是“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遇到急难工作,有的党员“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而有的则说“荣誉是集体的,身体是自己的”。所以,多年以后,有的人升职加薪,收获了人生精彩,成就了人生价值;而有的人没有目标,没有追求,整天沉迷在虚无世界里,回过头想想却是空虚无助,虚度光阴。试问,面对困难和危险之时,我们有些党员还能否奋不顾身、勇担重任呢?
    第二封信:是朱德写给前妻陈玉珍的一封信。(音频播放)
    玉珍:
    九月十二日的信于九月二十七日在前线作战区收到,知道你十年的苦况如同一日,家中支持多赖你奋斗,我对革命尽责,对家庭感情较薄,亦是常情,望你谅之。庄弟及理书、尚书、许明扬等,现在还存否,做什么事?在何处?统望调查告知,以好设法培养他们上革命战线,绝不要误此光阴,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绝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累之人无妨多来,我们军队是一律平等待遇,我与战士同甘共苦已十几年,快愉非常,因此无论什么事都可办好,平南飞陕,尚未见面,是否来山西还不知道,以后不亦花去无用之钱来看我,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从来没有要过一文钱,任何闲散人来,公家及我均难招待,革命办法非此不可,家庭累事均由你处置,我从不过问,手此致复,并问亲友均好。
    朱德九月二十七
    这封信写于1937年9月27日,朱德时任八路军总司令,从1927年以后的10年间,朱德成为国民党悬赏缉捕的要犯,被迫与亲友也隔绝了书信联系。由信可知,朱德与陈玉珍已有十多年没有见面了,彼此音讯不通,朱德在外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而陈玉珍则在四川照顾着家庭。信中那句“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绝不宜来我处,如欲爱国牺牲一切,能吃劳累之人无妨多来”、“除了能作战报国的人外,均不宜来”。启示我们:共产党员应具有把党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一切的崇高品德和精神境界。几十年后,朱德在接受一名意大利记者采访时说道,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一杯水都没倒。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可无国哪来家?精忠报国又何尝不是忠孝为家。朱德司令为了新中国鞠躬尽瘁,一生为国奉献导致了九十岁时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朱德的家信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在国家危难之际之所以能够无私奉献、抛弃一切,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坚定的必胜信仰。
南昌起义失败后,剩下的残余部队800人走到天心圩,一无给养,二无援兵,时近冬天,官兵仍然穿着单衣,有的甚至穿着短裤,打着赤脚,连草鞋都没有;无处筹措粮食,官兵常常饿肚子;缺乏医疗设备和药品,疾病流行,饥寒交迫。如果不是历史已经做出了证明,谁能相信这支残兵能够保存下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476805.html
(0)
上一篇 27秒前
下一篇 2023年9月6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