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ppt+讲稿:青藏铁路精神的重大价值(3800字,20张)

青藏铁路精神的重大价值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在青藏铁路建设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有机组成部分,铸就了世界屋脊上的精神丰碑。新时代要继续大力弘扬青藏铁路精神,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注入强劲动能。
    一、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的形成发展
    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最高点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沿线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冻土广布,工程十分艰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几代青藏铁路建设者无私奉献,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屋脊上筑就了一条连接青海、西藏与内地的高原“天路”,孕育形成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修建进藏铁路,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夙愿,也是西藏各族儿女和全国人民的热切期盼。20世纪50年代,我国就开始着手对修建青藏铁路进行论证、勘测、设计和部署。1958年,党中央决定修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受当时各种条件制约,经过20余年不懈努力,这条全长814公里的铁路终于在1984年建成通车。进入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认为全线修建青藏铁路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基本具备。2001年6月,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开工建设。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10多万建设大军不畏艰险、勇登高原,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项目,成功实现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艰苦卓绝的筑路历程是实践基础。青海、西藏两省区地处祖国西部,重山阻隔、道路不畅,过去与内地交往异常困难,而交通无疑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新中国成立后,基于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把青海、西藏两地与内地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党中央作出了修建青藏铁路的重大决策。伟大精神源自伟大实践,几代建设者在雪域高原上艰苦卓绝的筑路实践不仅是不断攻坚克难、跨越发展的过程,也是勇于回应人民意愿呼声、解决时代难题的过程。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有力助推了青海、西藏两地与内地的密切交往合作,对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和巩固祖国边防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思想源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青藏铁路精神是在广大建设者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非凡历程中孕育形成的,是在崇尚科学、自主创新两面大旗引领的铁路建设实践中催化产生的,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我国铁路建设事业中的生动展现,为奋斗在一线的青藏铁路建设者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二、伟大工程凝聚伟大力量:青藏铁路精神的独特气质
    2006年7月1日,在青藏铁路通车庆祝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正式提出了“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并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学习和弘扬。青藏铁路精神诠释了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蕴含着顽强拼搏、自主创新、团结协作、勇创一流的宝贵品格,是广大建设者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挑战、把青藏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高原铁路的精神支柱。青藏铁路精神“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丰富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热爱祖国、甘于奉献。“上了青藏线,就是作奉献”“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句句口号正是青藏铁路建设者在高寒缺氧、风大雪厚的艰苦环境中胸怀祖国、无私奉献的写照。广大建设者长期奋战在青藏高原,始终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把“以国家需要为最高需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信念镌刻心中,不惧艰险,迎难而上,抗缺氧、斗严寒、战冻土,以惊人的勇气和毅力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挑战,书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光辉篇章。
    攻坚克难、顽强拼搏。青藏铁路穿越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跨越昆仑山、唐古拉山,施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面对技术更复杂、保障更困难、任务更艰巨的考验,广大建设者不畏惧、不退缩,战天斗地、攻坚克难,在夏日飞雪的唐古拉山铺轨建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风火山上建起我国首个冻土观测站,在坑洼的草地和泥泞的沼泽中徒步前行开展高强度钻孔作业,依靠不懈努力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在世界屋脊上成功架起了一条绵延千里的“天路”。这一壮举彻底结束了素有“生命禁区”之称的青藏高原铁路交通为零的历史,更用事实证明,只要不惧艰险、勇于探索、顽强拼搏,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敢于开拓、自主创新。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纵贯青藏高原腹地,全线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长达960多公里,经过多年冻土区550公里,穿越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面临“高原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在缺乏现成经验和先进技术的情况下,广大科研工作者和一线建设者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研发出一系列适应高原恶劣气候环境的关键技术,在青藏铁路冻土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成果,闯出了一条科技赋能铁路建设之路,为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注入了持久动力。
万众一心、团结协作。在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各族干部群众、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共担重任,形成了一切为铁路、全力保成功、齐心干事业的生动局面。为支援青藏铁路建设,党中央从全国各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477969.html
(0)
上一篇 29秒前
下一篇 2024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