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过誓,就必须践诺”——记河南淮滨县委书记吴刚(全文71276字)

“宣过誓,就必须践诺”——记河南淮滨县委书记吴刚
   水患除则淮滨兴
     淮滨因淮河之滨得名。上世纪50年代初,因治淮需要,省政府析固始、息县各一部,设淮滨县。
     2007年7月11日,吴刚从商城县常务副县长岗位调任淮滨县代县长,报到第一天,特大洪水就来了。吴刚顾不得去政府大院,直接上了淮河大堤。谁都不认识,他只要了几个关键人的电话,就开始在大堤上“履新”。接连35天,他带领干群巡大堤、查隐患、救灾民。
     洪水过后,吴刚清醒地认识到:素有“洪水走廊”、“水窝子”之称的淮滨,建县不足60年却发生了57次洪涝灾害,洪水是淮滨人民头上的倒悬之剑,排除水患刻不容缓!
     于是,在他的工作排序中,淮河治理和抗洪抢险永远是头等大事。县水利局局长李明海说:“淮滨整个水系和险工险段都在吴书记心中,哪个排涝站啥情况,哪个险工险段啥问题,吴书记比我们都清楚。”
     几年来,淮滨县投入数十亿元,进行饮马港治理、洪河清淤、白露河筑坝等一系列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今年6月26日至29日,淮滨连续降雨近300毫米,但全境水域安全无虞。
     但吴刚不满足于此。淮滨自古就是淮河中上游重要的货运码头和集散地,他要淮河古道上再扬风帆。他大胆规划“公铁水一体化”建设项目,要把淮滨港建成河南省最大的内河港口和中原经济区的出海口。
     如今,以淮河航运为核心的“公铁水一体化”大交通格局战略正快速推进,两个500吨级的货运码头已经建成投入使用,境内的淮河航道正升级为三级航道,淮固、淮息高速已建成通车,淮阜高速、淮河二桥即将动工。
     依托“公铁水一体化”物流港,淮滨造船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沿淮8公里的中小型船舶特色产业制造基地,拥有上规模船舶和配套产品生产企业37家,船舶生产能力500艘,产值30亿元以上,长江中航行的货船十分之三产自淮滨。
     工业起则淮滨强
     如何把淮滨的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从全省垫底位置拉上来,是摆在吴刚面前的一道难题。
     吴刚多次南下,依托淮滨常年5万人在外从事纺织业的优势,召来了港资企业——川大纺织,落户淮滨产业集聚区,淮滨纺织业发展有了第一块基石。
     此后,淮滨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0亿元的苏商纺织、18亿元的浙商纺织、18亿元的闽商食品和5亿元的粤商服装项目。
     来淮滨投资的外地客商称吴刚为“谈判专家”,都说和吴书记谈投资、谈开发、谈合作,听他说完,你就会有不签字不行、不让步就过意不去的感觉。
   昔日蒿草丛生的淮河岸边,如今规划建设了14.8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吸引入驻企业118家,吸纳就业人员3.9万,形成了轻纺和食品加工两大主导产业,成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典型和信阳市第一家省级“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工业引擎驱动经济腾飞。2014年,淮滨全年生产总值达131.2亿元,是2007年的5倍还多,而淮滨在全省的综合排名也从2007年前的108位快速跃升至66位。
     干部实则百业兴
     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2011年,吴刚接任淮滨县委书记。“正风肃纪”是他上任后的第一目标。
     他提出了“抓基层、打基础,拉高标杆、激活细胞”的工作思路。先后组织开展了“干部作风建设年”、“干部作风建设提升年”、“抓干部作风建设、促突出问题解决”、“法定职责必须为”等一系列活动,制定了村级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绩效考核体系,让基层干部在作风改变中振奋起来。
     淮滨许多干部都知道,吴刚只要在淮滨,每天都会绕城步行一小时。“他不仅仅是散步,更是了解民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县政府办原副主任常晶说,“他发现问题就通知相关负责人立即纠正,或在大会上提出,督促整改。”淮滨的大小官员们谁都不敢懈怠。
     “我的生活和工作请大家监督,你们的生活和工作我也监督。”吴刚常这样对身边工作人员说。
   
     干部作风的转变,带来了干事创业激情的迸发。
     2012年,淮滨县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城区十条路的铺设,扩城面积10平方公里;新建了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高标准改建了7家市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建设完善了263个村级卫生室,新增医疗床位1030张,医疗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2013年,淮滨县又整修了城区80多条背街小巷,打通了淮滨城区大小道路;新建了淮固、淮息两条高速,新增了国道328线,结束了淮滨没有省道、国道的历史。
     2014年,淮滨县招商引资硕果累累,苏商纺织、闽商食品、粤商服装、公铁水一体化项目纷纷落户淮滨。
     2011年至2014年,淮滨县财政每年用于改善民生的支出由12.6亿元增加到21.8亿元。农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3年脱贫4.5万人。
   
   
   
   
   创新谋发展 万事民为先——记邯郸县委书记何志刚
   
   
     到邯郸县工作不过2年,何志刚却有着许多的“称谓”:“亲民书记、项目书记、百姓书记 ……刚骨柔肠心为民、务实担当志如刚”,人们从不吝惜对他的褒奖。
     他的笔记本上总是记录着那些贫困户的姓名和电话,每位父老乡亲的安危冷暖都令他牵挂;他忍着腰痛一次次辗转于大江南北招商引商,奔波于东区建设征迁现场,废寝忘食;他最恨那些“花架子”工程,不符合实际的事不做,老百姓不答应的事不做,一步一个脚印地带着全县人民实现“建设幸福邯郸县”的梦想。
     行程九万里,引来一千亿
     邯郸县地处中原腹地,与邯郸市发展一体共生。然而,近年来受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当家吃饭”的钢铁、煤化工等产业风光不再,“缺少立县大项目”成为发展之“痛”。
     2013年11月8日,履新到职后第一天,何志刚就扎进基层搞调研,一个月时间走遍了邯郸县所有乡镇,大部分单位、村庄和企业。连熬5夜后,以建设繁荣舒适之城、高端产业聚集地、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地、商务休闲目的地“一城三地”为定位的“建设生态宜居繁荣舒适幸福邯郸县”的专件发往全县。
     建设“幸福邯郸县”,项目是关键。在首站到工业园区调研后,何志刚却发现了问题:一些项目占着地却迟迟不建,甚至以项目之名行圈地之实。对此,何志刚开始了到任后第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把项目“亩均税收”和“社会就业”作为“硬杠杠”,对不符合这两项要求的“忍痛割爱”,“腾笼换鸟”。
     “这样一来,那项目数量就会减少,会不会影响发展?”“改革”之初,一些同志表示担忧。
     “不符合要求的项目虽然走了,却为好项目腾出了空间。”何志刚信心满满,“我们接下来就是要变‘单一招商’为‘全员招商’,用诚心引来更多的‘金凤凰’,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为招商,何志刚夜以继日奔波于绵延5000多公里的大江南北之间;为招商,他住简棚,吃小摊,冒着酷暑一遍遍紧追客商来回奔波;为招商,他春节不休拜访返乡人员,把春节变成了“招商节”……
     他常说:“环境是招商引资的生命线”。为此,他创造性提出了“两个不见面”:一是在跑办项目手续时,项目业主不需要和相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见面,而是由分包项目的科级干部、责任部门全程代办;二是在征迁进地中,业主不需要和占地乡村、群众见面,由园区代办。他说这样可以为企业腾出更多时间去经营和生产。
     “引来大项目,腰杆才能硬”。上任以来,何志刚每周至少抽出一天时间到项目一线办公,很快形成惯例:“县委书记一周一天项目工作日”。
     行程九万里,引来一千亿。近两年,邯郸县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总投资规模达1107亿元。
     办民生实事,群众说了算
     每次到乡镇、部门调研,何志刚都要到农户家里走走看看,哪个村的村民吃水不方便、哪个村的出村路坑洼不平、哪个村的电压不稳……他都一一记在心间。他强调最多的是“好事要办好,绝不能干虚头巴脑、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办民生实事,要让群众说了算。”
     农村改厕普受欢迎,但入户走访时何志刚了解到,由于农村水压低,改厕后需要备桶冲厕。很快,邯郸县在原来每户改厕补助1000元的基础上,再补100元,加装压力冲水装置,让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厕所。
     四留固村支书杜寿金提起何志刚感激不尽,“何书记指导俺村全村用上了天然气做饭和取暖,看得远,看得准,有魄力。” 如今,四留固村成为邯郸市首批“天然气村”,示范带动全县129个村4.4万余农户实施“煤改天然气”,成为全市样板。
     去年以来,按照群众所需,该县实施了74项普惠性便民措施,建乡村便民市场、建标准化校园、开设“惠民病房”……桩桩件件暖人心,群众满意度98.7%。
     今年,邯郸县在财力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作出了整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决策,让全县群众在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的美丽乡村中共享发展成果。“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只要对群众有利,勒紧腰带也要干!”何志刚说。
     上任定家规,机关住半年
     到邯郸县上任不久,有人向何志刚反映,有一个人自称是他的同学,在一些场合向别人炫耀说:“邯郸县书记是我同学,谁家孩子需要安排工作,谁想上项目占地,只要来找我,我都能帮他办成。”他听说后,当即找到那个曾经的同学,严厉告诫他绝不能打着自己的旗号招摇撞骗,否则就要追究法律责任,自此他与那个同学再不来往。
     何志刚出生在邯郸,有很多亲戚朋友,有人想通过他“走后门”、办私事。可他一上任他就给亲属们约法三章:即不得以他的名义谋取私利;不得接受任何人送的钱物;不得在邯郸县揽工程、办企业。
     到邯郸县后,何志刚给自己定了“三交三不交”原则。三交:即广交农民朋友,广交基层干部,广交为经济发展做贡献的能人志士;三不交:即目的不纯、套近乎搞感情投资的人不交,素质低下、社会交往混杂的人不交,品行不端、爱占便宜的人不交。
     任职近两年,他几乎没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加班熬夜更是家常便饭。“时间太不够用了”是何志刚常挂嘴边的一句话。他的家距单位仅仅两公里,却有180多天吃住在单位。他说:“我觉得在单位更踏实,有事可以随时找到我。”
     每次外出对接项目,能当天赶回的,不管多晚他也要赶到机关,即使住宿也是在车站旁边的快捷酒店,2分钟进站,一桶方便面、一袋榨菜就解决了吃饭问题;一件“老头衫”,他穿了足足有七、八年。他进村入企、帮企解难,但从来不在乡镇、企业用餐,不给企业、百姓找麻烦。有时企业感激他的帮扶,想留他吃顿饭,他总说:“请我吃饭就算了,把省下的钱用于企业发展,多为老百姓干点事。”
     百炼出精钢。何志刚用实干与担当交出了一份响当当的“幸福账单”:2014年邯郸县生产总值增长6.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比增长9.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和10.8%。
   两年来,何志刚将全部精力奉献在全县发展和为民服务中,将百姓幸福植根心间。“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正是何志刚的精神追求。他用忠诚与担当,见证着一位人民公仆的铮铮誓言。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笃行焦裕禄的工作拼劲
   
     河南省开封市委常委、兰考县委书记王新军是“外来”干部。除去外出开会和调研,王新军待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县委。吃、住都在县委,王新军是标准的“以单位为家”,了解他的干部都说,王书记是“拼命三郎”。
     早晨(7:40),县委食堂。
     早餐是稀饭、油条、咸菜、蒸山药。只要没有外出,常委们每天早上都会在一起边吃边聊,“碰碰”最近的工作。
     鸭舍建设,是兰考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一位常委提到,尽管每个鸭舍都有政府补贴,但老百姓嫌成本高,还是不愿意建标准化养殖场。
     王新军插话道,“千万别贪便宜,贪小便宜吃大亏。没有标准化的施工,没有标准化的鸭舍,最后产出来的鸭子不达标,企业不认,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到底还是我们乡、村两级干部的思想工作没做到位。”王新军厉声说。
     王新军说,作为为班子的主心骨,对定下来的事情要一抓到底、敬终如始、善做善成。对班子成员要不遮短护丑,开门见山找问题,披肝沥胆查原因,有的放矢定措施,开诚布公提意见。
   
     上午(8:18),城关乡何寨村。
     王新军走进扶贫工作队队员李青的房间。这是一间集吃、住、办公于一体,约15平米的房间。看到屋里归置得整洁干净,王新军笑着说:“按说大老爷们不该来这个地方,这可是我们女队员李青的闺房呀。”
     目前,何寨村有29个贫困户,23个党员。王新军勉励工作队员,要发挥好党员结对帮扶作用,遇到困难“多想想法儿”。
     “王书记又过来了,快到家里坐坐。”贫困户贾秀梅见到王新军忙着打招呼。
     贾秀梅的丈夫因病去世,她独自带着13岁的孩子,赡养78岁的老公公。
  贾秀梅给王新军算了一笔账,从去年以来,县里的扶贫入户资金放入村集体股,一年能拿五、六千元收益;外出打工,按一天50元算,工期半年,这又是小一万块;乡里办的低保,一个月119元;家里

............试读结束............

查阅全文加微信3231169

如来写作网gw.rulaixiezuo.com(可搜索其他更多资料)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231169@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uxingwenku.com/56686.html
(0)
上一篇 2022年9月27日
下一篇 2022年9月27日

相关推荐

搜索资料 全部分类 搜索教程
扫码关注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微信咨询

客服代找资料
加客服微信:3231169
私发想要资料的标题/关键词
快速代查找相关所有资料

如来写作网客服微信3231169

立即扫码添加我吧

返回顶部